陳笛的轉學問題解決了,全家的激動喜悅程度不亞于媽媽調動好了工作那一次。雖說還沒有正式搬家,但爸爸在大院分的這套房子裡配了一張大床,兩張小床,兩張課桌,兩把椅子,還有一套四人餐桌椅,甚至墨綠色的窗簾都是挂好的,爸爸還買了簡單的廚具,三個人正常地上班居住是沒有問題的。這樣過了一個月,一直到國慶節,爸媽才有空借了一輛大卡車回到老家屬院去搬家,并給弟弟轉學到湖城部隊大院旁邊的小學。
搬家的那天動靜大,周圍的不少鄰居來打招呼,有的還幫忙拿東西,陳笛這才開始認識附近的鄰居。過去的這一個月,她忙着熟悉新的學校,新的班級和同學以及上學的路線,很少去注意自己住了一個月的房子周邊環境,反倒是五年級的弟弟來的第一天就能說出來家裡這排房子的前後左右都有什麼,這一排都住了什麼人。
陳笛的家在大院的西北角,這一大片被叫做西北片區,編号都是三四x,陳笛家是第五排,就叫三四五。一排共有五套房子,都是帶着前後院的平房,後院很大,可以種很多蔬菜和花草,前院比較小,是入口的過道和儲藏間。從東往西數的第一家都是三個卧室一間客廳再加廚房和衛生間,夾在中間的第二四家面積則稍小些,就是少一個卧室的配置。住在第一家的主人是童叔叔,也是新搬來不久,他老婆是個醫生,姓程。程阿姨非常熱情,是陳笛第一個月唯一認識的鄰居。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童壯和陳笛的弟弟陳霄同歲,小兒子童志比哥哥小兩歲。陳笛家搬來第一天,陳霄就和童家兄弟玩到一處了,三個人一會在童壯家,一會兒又出沒在陳笛家。第五家主人姓王,爸爸叫他王主任,讓陳笛叫他王伯伯。王伯伯家也是個兒子,看上去和陳笛差不多年紀,搬家那天,王伯伯還叫他兒子幫着陳笛家從大卡車上搬點不太重的闆凳什麼的。後來才知道,王伯伯家還有個姐姐,已經在外地上大學了。第四家主人很年輕,是小張叔叔,他老婆是李阿姨,他們的小孩好像才四五歲的樣子,是個男孩,似乎是叫小偉。三四五排的第二家就是陳笛家東邊的緊鄰就有點神秘,聽爸爸說姓賀,目前不在大院工作,被調到湖城外的分支部隊去了。他家也有兩個兒子,大的剛上了高中,小的好像和陳笛差不多。爸爸說這兩個小夥子都挺有禮貌的,見了面會和他打招呼,其他的情況就不太了解了。
搬到大院生活,讓陳笛一家老小都心滿意足。湖城是省城,雖然大院距離市中心還有20公裡,但總比200公裡近了許多。因為爸爸升職了,所以分到的房子也比以前大多了,爸媽一個卧室兼客廳,他們盤算着請人來幫忙做一隻三人沙發。陳笛陳霄各一個房間,都有了寫作業和活動的獨立空間。在姐弟的卧室中間還有一個專門的擺放餐桌的飯廳,一家人坐在這裡吃飯聊天,氣氛溫馨又歡樂。重要的是房子裡有衛生間,再也不需要去公廁。當然,所有的歡樂元素中,最關鍵的一點是爸爸每天都能在家。以前的家屬院,都是隻有家屬孩子住,爸爸們都在幾十公裡外的山上駐紮,一個月,最多一個禮拜才回一次家。而這次則不同,大院裡有辦公,有住家,有生活服務設施。爸爸的辦公樓就在大院裡,媽媽也上班不遠,弟弟的學校就在大院外面兩百米的地方。每天中午和晚上,全家人都能見面,一起吃飯聊天。這是陳笛長到十二歲從來沒有經曆過的幸福。
此外,大院裡的環境也是一家人滿心歡喜的一大原因。大院太大了,足有原來家屬院的十幾倍的面積,每條道路旁都是樹木林立、郁郁蔥蔥,整體看就像一座大森林。路上經常遇見整整齊齊排着隊喊着口号或唱着歌的隊伍,氣氛更加莊嚴神聖,以至于來大院的第一個月,因為陌生和敬畏的緣由,陳笛都不敢在大院裡亂竄,隻是上學、放學,家和大院外的公交車總站兩點一線的活動。一直到全家搬過來,調皮好動的弟弟和鄰居家的孩子們在大院裡到處跑,不但摸清了大院内的布局,還随時給陳笛科普,甚至拉着陳笛跟着他去到處“亂竄”。沒有幾天,陳笛對大院的各種設施和布局也了然于心了。
進正門(南大門)是一片辦公區,主樓在最前面。主樓後面是一個小花園,再後面是籃球場,然後又是辦公區,這算是大院的中軸線。大門口在主樓兩側各有一條主幹道,向西走,分别是西南片區,西片區,從西片區隔一條道路向北就是陳笛家所在的西北片區,向西則是一大片辦公區,再向西就是西大門。主樓向東的主幹道一直向東是一片辦公區和訓練場,向北則是大禮堂(電影院),大禮堂向北分成兩縱列,偏東一列是醫院,向北也有一片辦公區,再向北過了一條馬路就是東北片區;偏西的一列則是生活服務區,自南向北依次是食堂、早餐熟食店、小賣部、理發店和洗澡堂,生活區向北是幼兒園,隔了一條道路向北則是北片區。大院最北面靠近院牆的那一帶,有一條小河,還有一片密林,西邊的密林中有幾座小山,再過去還有養豬場,而東邊密林的南面居然還有個小的養牛場。
陳笛來大院的第一個月,就隻會從公交站下來,穿過公交總站的空場,進入大院正門,然後沿着主樓左邊的這條路走到頭,再向北轉彎,一直走到三四五排,左轉,向西走到第三家,就是自己的家。這條路她早已經能閉上眼睛走了,但是她根本不知道自己途經了哪些地方,不知道西南片區、西片區住了什麼人,不知道再向西還有什麼機構,也不知道在西區、西北區、北區和東北區還藏着好多種滿了蘋果、梨子的果園。她不知道可以拿着牛奶票端個小奶鍋就可以去打到剛從奶牛身上擠出來的鮮牛奶,也不知道媽媽買來的醬肘子就來自大院裡的養豬場。買早點、買香皂牙膏洗發膏、看病、理發、看電影都不用出大院,每周籃球場上還能放露天電影。
這些都是陳笛之前沒有想到的,也讓陳笛覺得自己的幸福到了極緻。她深深愛上了大院,享受着大院生活的各種樂趣。晚上吃完飯,會和弟弟在院子裡散步,有時候還拎着熱水瓶,順便打了開水回家。大禮堂有演出,或者放電影,隻要爸爸發的票夠數,她肯定去看。籃球場上的露天電影,隻要作業寫完了就去。她還主動請纓,負責每天傍晚去牛奶房打牛奶,早上洗漱好就去給全家買早餐,買油條,買糖酥餅,再打一鍋豆漿回來。
逐漸地,也認識了大院的一些人,和爸媽一起散步時見到過大院的幾位領導,爸爸的下屬也經常到家裡來吃飯,爸爸還有幾位住在其他片區的朋友來家裡聊聊天,陳笛姐弟也被帶去他們的家裡玩過。媽媽在大院裡也交了兩三位朋友,一位就是住在三四五排一号的程阿姨,她隔三差五地來陳笛家聊幾句,兩家的孩子也熟悉得最快。還有一位是三四四排三号的徐阿姨,可能是性格豪爽,所以容易和媽媽交上朋友,她家的孩子也是一男一女,男孩和陳笛差不多,女孩和陳霄差不多,徐阿姨特别希望兩家孩子能打成一片,但是不知為什麼四個孩子都不太主動去對方家裡玩。
弟弟在大院的生活真是如魚得水,不到一個月,他的朋友已經遍布大院各個住宅片區了。這可能也和他轉學到了大院門口的小學有關,這個學校裡一半的孩子都是大院子弟。所以一放學,他就滿大院裡找同學找朋友玩去了,常常是吃飯的時候都不回家,媽媽派陳笛各處去找他。特别是西北片區的小孩,弟弟更是熟悉得不得了,别說同一排的一号的童家兄弟,四号的張小偉,五号的王鵬,連二号的賀家兄弟他都認識了。這小子就有這個本事,從四五歲的小弟弟到高中生,他都能跟别人認識,還打招呼。這一點,陳笛是做不到的。
陳笛自己在大院裡交的朋友倒是不多,除了爸爸幾個好朋友家的哥哥姐姐,就是兩個和她在附中同年級不同班的女孩。她們是等公交車的時候認識的。那兩個女孩發現年級轉來了新同學,又發現陳笛和她們同乘5路車到大院下車,進出大院的門,就主動來和她說話。陳笛心想,她們到底是長在大院這樣大氣的地方,說話做事的氣質都那麼落落大方又熱情真誠。兩個女孩一個在二班,叫俞慶,一個在三班,叫王琳,她們都住在西片區的樓房裡。從和陳笛說話那天起,每天在公交車站等車,她倆都拉着陳笛一起聊天,告訴她有關學校年級和大院的各種事情,下了公交車,又和陳笛一起進大院,一起走到分岔路口。至于三四五排的鄰居,童家兄弟陳笛是比較熟悉了,但他們畢竟比自己小歲呢,怎麼一起玩?小不點張小偉更别說了。王鵬,搬家的時候的确幫過忙,再見面,陳笛也是打個招呼,畢竟是同齡的男生,有點不好意思再多接觸。賀家的人,好像一直沒有正面見過,也沒有什麼感覺,對于陳笛就是不存在。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肥料天帝 日輕:我的東京除靈日常 瓊珠落雲錦 央台出道:重新定義巨星 修仙從食道開始 我的戀愛腦哥哥們把我寵上天 嘿,妖道 源啟:終盡 重生:我回到了喪屍爆發的當天 穿越成被追殺的假公主後直接開演 速關閘,四界霸榜封妖榜随妖亂起 一凡不凡 有娃後,絕美歌後天天還想幫我生 那晚事兒後,我懷了億萬總裁的崽 分手後,五個高官女兒愛上我 這仙誰愛修誰修 穿成廢物假神女後,我虐哭仙界 同時穿成數個世界的主角 終極三國之夠愛 戮神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