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南漸,吹遍婺源的山川田土,詩書風雅與田園牧歌水乳交融,演生出一種與衆不同的、超凡脫俗的人文形态,生生不息,孕育了鼎盛文風,到宋以後愈發壯觀,被譽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江南曲阜」「書鄉」。
朱熹、齊彥槐、詹天佑、程門雪、金庸等人身上都流淌着根植于這裡的文化血脈。
婺源不僅文風鼎盛、賢俊廣衆,在商賈領域同樣人才濟濟、出類拔萃,這裡的人很早就把優質的綠茶、木材、徽墨、硯台等運到外地換回豐厚的報酬,是徽州商幫的一支重要力量。
然而到了清末,随着封建統治的腐敗沒落、帝國主義入侵、軍閥财閥官僚勾結壟斷勢力的興起,徽商在激烈的競争中失去了優勢地位。
再加上清軍與太平軍在徽州片區長期反複地開展拉鋸戰,緻使徽州十村九毀、遍地生靈塗炭。
徽商内外交困,迅速沒落,他們不得不收回闖蕩世界的腳步,那些曾經遠眺的目光也被吳頭楚尾的崇山峻嶺緊緊地鎖住了。
整個過年前後,德紹都在思考盤算着新年裡養多少頭豬、多少隻鴨、多少隻雞、給它們吃什麼、養在哪裡、家裡人手能不能應付得過來等問題。
正月初十從林書記家裡回來後,德紹的焦慮有所緩解,因為林書記告訴他外面養豬場裡的豬是吃生食的,把豬食從菜地裡割來丢到豬欄裡,再在豬食槽裡加幾勺水、一勺糠就行了,不用宰豬食、也不用燒豬食。
這樣可以省了很多事,多養一些豬蘭香建英連英三個人可以應付得過來,于是他計劃買20隻豬崽,就像連英說的那樣,10個豬欄全部用來關豬,1個豬欄關2頭豬。
10個豬欄都用來關豬的話,就需要另找地方關鴨和關雞。德紹經過反複思考,想到了一個絕好的地方。
晚飯後,德紹從後門出,來到闊嘴旺家,跟他商量借用社中兩間教室,一間關鴨、一間關雞。
闊嘴旺不解地問:“唉唉,你供這麼多牲畜幹什麼呀?”
“你又不是不知道,這麼一大家子人總要供活呀?”德紹說。
“唉唉,你是沒話嚼得!唉唉,現在每枚人頭都分了田分了地,唉,哪裡能餓得到人呢。”闊嘴旺說。
“你個變不全的東西,那個破學堂空着也是空着,屋空幾年就要爛掉,你不知道嗎?紹呢到那裡去供雞供鴨不是更好。真是死腦筋!”蓮枝對闊嘴旺罵道。
德紹借到社中兩間教室後,賒來了30隻鴨苗、50隻雞苗和20隻豬崽。
上市鄉經過摸底調查,發現德紹家的養殖規模是鄉裡最大的,于是将德紹家确定為養殖專業戶,作為典型來宣傳推廣。
德紹家被确定為養殖專業戶,德紹本人也被推選為人大代表,縣裡鄉裡多次對他進表彰獎勵。
德紹家門前的平塅變得越來越熱鬧了,有鄉裡來的、有縣裡來的,有來考察參觀的、有來采訪拍攝的,還有村裡村外來看熱鬧的人,多的時候隔三差五就有一批,少的時候個把月總有一批。
前期,接到這種接待任務後,德紹都要提前到鄉裡去借幾十個瓷器茶杯來,後來次數多,鄉裡嫌麻煩幹脆将那幾十個瓷器茶杯長期放在德紹家裡。
不知道是因為家裡人來人往太多太嘈雜把文珍老人吵到了,還是因為文珍老人看到家裡的光景變紅火激動到了,一天早上她的心髒病急性發作了。
德紹把她送到縣醫院住院治療,結果還是沒有拖住她遠去的腳步,那雙平日裡幾乎扭不動的小腳,這次卻走得出奇的快。
入院第二天上午,醫生把德紹叫到一邊,跟他說老人家估計不行了,讓他準備老人家的後事。
德紹聽了後,當即為文珍辦了出院手續,托人把文珍運回家,安排蘭香、建英、連英分頭去報喪,自己則到學校裡去把幾個兒子和成英喊回來給文珍送終。
“生要生在蘇州,死要死在徽州”。婺源傳統喪葬禮俗非常隆重繁瑣,大緻可分為「送終、報喪、入殓、請七、出喪、安葬」等六個步驟。
人死如燈滅。這個道理德紹早就懂得,但他還是要決定要為文珍辦一個隆重的葬禮,這其中的緣由,就如他平家門口那座孤墳前給它燒紙敬酒一樣。
文珍走時,正值德紹意氣風發、躊躇滿志之際,他努力将每一個環節都做到最好,讓文珍穿着上等的絲棉入殓,到思溪去請來「最厲害」的看地先生為文珍找墓地,到太白請來著名的裱糊匠給文珍糊靈衣靈屋,到段莘請來最好的石匠為文珍采石刻墓碑,……
思溪大地主家的女兒,卻被賣給依山村一個小地主當童養媳,後又被窮光蛋強買了過來,吃了一輩子苦的她,在日子剛有轉好的迹象時,她的心髒卻不願意再跳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我在東京收容怪談少女 久念情深,我男人是戀愛高手 迷惘天堂 不對等愛的空間,人多太擠! 墨先生,乖乖娶我 和魚小姐談情說案 滿園書香潤桃李 萌勢來襲:原來你也喜歡我 不是冤家不聚頭 滿級大佬每天都在虐渣 離開深淵愛上你 鲸落三千裡 逃離:形影不離 你看起來很陽光+番外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做什麼 嫁妝 甜蜜暴擊:小祖宗她太撩人 從女孩到女人 财閥小甜妻:老公,乖乖寵我 當年寒色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