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夢裡老家 > 第74頁(第1頁)

第74頁(第1頁)

晚上他們兩個人吃了飯後聊天,德紹跟他說想買制面機,但不知道要到哪裡去買。

老劉說義烏應該有賣。這事就這麼定下來了,由老劉幫忙到義烏采購制面機,德紹僅從他的口中知道他姓劉,是一個從義烏來的挑貨郎,關于他的家庭情況及其它身份信息等一無所知。

這個委托顯然是非常草率的,但德紹不這樣認為,他說老劉不可能是騙子,他常年在這邊跑,如果是騙子的話,他早就做不下去了。

所幸的是德紹對老劉的判斷和信任是對的,老劉再來的時候已經為德紹買到了制面機,但需要花錢雇車去拉。

老劉确實不是騙子,但他隻懂挑貨叫賣,對制面及制面機,他是一無所知的。

後來才發現老劉替德紹采購的制面機的型号非常老,機型龐大笨重,操作複雜,容易出故障。

但對于德紹來講,就算他自己去采購,結果也不一定就好,德紹和老劉一樣對制面機的型号、性能及操作等都是零知識儲備,在買時都是全憑賣制面機的人一張嘴推薦。

面粉的進貨渠道和制面師傅是托鄉裡的領導幫忙問的。

鄉裡的領導既不懂制面,也沒有懂制面和賣面粉的親戚朋友,幾經周折好不容易商定了面粉的進貨渠道。

面粉進貨渠道搞定後,鄉裡的領導又幫忙找人請制面師傅,他找的人又去找另外的人,通過七彎八拐,終于從鄱陽找來兩個制面師傅。

兩個師傅到德紹家一看機器,說這種型号的制面機太老舊了,他們之前沒有使用過,不過制面機的原理是相通的,給他們幾天時間估計能弄得轉。

怎麼辦呢?重新再找師傅嗎?那不知道還要等多久,并且找來的也不一定會操作這種型号的機器。

德紹一想,隻有死馬當活馬醫了,把面粉和機器交由他們擺弄。

兩個鄱陽制面師傅照着說明書琢磨了幾天,終于把機器弄轉并制出面條來,雖然浪費了幾袋面粉,但德紹還是很高興。

兩個師傅對德紹說,用這套機器制面條要多人協作,照看機器、上面粉、加水和面粉、壓面、切面、曬面、包裝,要想連續不斷地制出面條來,光靠他們兩個還不夠,起碼還要3個人。

怎麼辦?建英已經出嫁了,連英和大虎二虎要負責種田地茶山還要幫蘭香養豬,成虎成英林虎小虎還要上學。

德紹想了很久,決定把連英扯到制面廠這邊來,另外再到村裡請來兩個女孩子。

農忙季節一過,農村比較清閑,村裡倒是有很多沒有出嫁的女孩子,請人的事情好辦。

為了方便日常生活,德紹将他家東司拆了,買來紅磚重新沏,新沏成的東司分男廁和女廁。

農村人家的東司,都不分男廁女廁,一家人用影響不大。制面廠開起來後,德紹認為家裡多了兩個外地制面師傅、兩個幫忙的女孩子,再男女共用一個東司非常不合适,所以把原來的東司拆了重建。

德紹的這個做法馬上成為河邊村人談論的焦點和嘲諷重點:“咦,真不得了了,居然連東司都要分男女了”“沒聽到講過,東司還要分男女,又不是縣政府”“真派頭,東司還要分男女”「這下,就差三寸摸不着天了喽」「一世人做了兩世的怪事」……

這些話同樣影響不到德紹,但他的孩子卻無法做到像他那樣冷靜和堅定。

實際上不要說村人對德紹的「搖身一變」無法接受和心裡不服,就連他的子女也跟不上他的思路。

德紹的幾個孩子的思想和大多數人一樣,還在原來的圈圈裡。

他們和村人一樣,認為侍弄好田地茶山才是正業,其它的事都是拿不上台面的、不正當的事,充其量最多隻能接受多養幾頭豬、幾隻鴨、幾隻雞。

林虎和小虎還很小根本不懂事;

成虎成英雖然懵懵懂懂地知道一些,但輪不到他們說話的份;

建英連英雖有不理解,但她們是女孩子脾氣小、也沒有出聲的膽量。

大虎二虎就不一樣了,他們對事情已經有自己的主觀判斷,追求個性獨立的願望很強烈,不願意隐忍,遇有不順意的事或是他們認為不對的事,他們就要抵制、就要「跳」起來。

大虎二虎的不「溫順」與他們當時正處在「醜相出」的年齡階段有關(婺源将孩子的叛逆期稱為「醜相出」),他們當時正處在本事沒長全卻自尊心膨脹,好面子、長脾氣的人生階段。

另外,也可能與德紹讓他們「多讀了一點書」有關,這是德紹當初咬緊牙關送他們去讀初中時完全意想不到的。

第44章衆口铄金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這句古話很多人說不上來,但不管是出身于什麼家庭背景的孩子,哪怕是目不識丁人家的孩子,幾乎都受到這句古話所蘊含道理的教育。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鲸落三千裡  不對等愛的空間,人多太擠!  你看起來很陽光+番外  從女孩到女人  離開深淵愛上你  财閥小甜妻:老公,乖乖寵我  迷惘天堂  和魚小姐談情說案  滿園書香潤桃李  萌勢來襲:原來你也喜歡我  久念情深,我男人是戀愛高手  嫁妝  滿級大佬每天都在虐渣  我在東京收容怪談少女  當年寒色遠+番外  墨先生,乖乖娶我  逃離:形影不離  甜蜜暴擊:小祖宗她太撩人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做什麼  不是冤家不聚頭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