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總是教導自己的孩子「要合群」「不要出風頭」。由于從小就受到這種思想的強化引導,「随大流」「從衆」,成為了絕大數人日常生活中和遇到困難後的第一選擇。
很多時候,人們甯願手挽着手一起走向滅亡,也不願意脫離群體尋找新生。
誰要是跳出衆人另辟蹊徑,衆人的第一反應不是去思考他的對錯與否,而是馬上将其歸為異己份子、歸為「另類」,迫不及待地想看他的笑話,并找機會落井下石。
對「另類」的鼓勵支持,這樣的思想觀念是不可能在衆人的腦海裡占有一席之地的。
「另類」失敗了,衆人會在百般嘲笑譏諷中痛打落水狗。如果「另類」取得了超過衆人的成績,衆人嫉賢妒能的心思會進一步受到激發,極盡能事地對「另類」進行構谄污蔑,巴不得他哪天從高處摔下來。
隻有當「另類」取得了令衆人無法撼動、無法追趕的成就,衆人才會在反思中後悔當初沒有那樣做。
徽商繁盛時期的遺留,随着雲坦村的消亡也點滴不剩地徹底消亡了。
木塢、森頭塢、丁塢、汪廟塢,這些群山把這一片圍得像一個桶一樣,人們的目光天天在桶底打轉。
德紹以前當「另類」跳出過桶底,最後都老老實實地回來了,現在雖然沒有跳出桶底,卻在桶底搞養殖辦工廠,在附近村人眼裡他「死性不改」,仍舊是個「另類」。
河邊村是小村人不多,但巴不得看德紹家笑話的人卻不少。
他們時不時地和大虎二虎開些玩笑,挑撥一下他們和德紹的關系:“你家老子倒是挺行當,他天天不務正業,不是在這裡開會就是到那裡去參觀,風光得很,騙你們像癡子一樣去賣雞子、鴨子。”
“你家老子是吃吃沒事做,到處去吹一些牛皮來,害得你們來做這些冤枉事,你講逗人笑不?”
“也就是你,要是我才不做這些癡事,養豬養雞放鴨,那哪是男子漢做得的?”
“我看你家老子是昏了頭了,屋裡不打水泥地,卻給豬欄打水泥地讓豬困,一世人做了兩世的怪事,你說是吧?”
“虧你老子想得出來,做面賣,鑽這些空子,你不去叫賣是對的,要我也不去,那像什麼呀,還不如一個賣冰棍的小鬼呢。”
“做面賣,這種沒者也的事,也隻有你家老子想得出來,堂堂的男子漢,去賣面,你講是不是不掇榫?”
“哈哈,又去賣鴨子,你老子怎麼不自己去賣,也隻有是你,要我才不做這些鬼事呢,實在不行的話就把它敲碎了。”
大虎二虎的潛意識裡都認為挑雞蛋鴨蛋去縣城裡賣,是非常遭人笑的事情,更不要說讓他們走村穿巷去賣豬崽、賣面條了。
他們認為這是下賤的「遊商走販」行為,必定會受人鄙視。
他們本身心有芥蒂,一旦受到村人的拱火和蠱惑,就更加感到羞恥,更加怒火中燒。
慢慢地,由不願意去賣東西,發展到隻要德紹堅持做的事情,大虎二虎都抵制。
在大虎真的将滿滿的一擔鴨蛋打碎後,父子間的矛盾發展到了經常吵鬧、摔東西地步。
大虎二虎不願意賣東西,成虎對于假期裡德紹經常安排他去放鴨也極不情願,因為經常有人嘲諷他:“耶,你家幾兄弟就算你最要得,天天當連長(德紹家養了100多隻鴨,一個連大概100多人)”。
有一次成虎考試沒考好,老師也諷刺他:“你個笨腦子讀什麼書?幹脆回家當連長算了。”成虎一氣之下背着書包幾步跨出了校門,不管德紹怎麼勸他,他都不去讀書。
對于這樣的嘲諷,林虎和小虎也不能幸免。當他們出現在人群中時,會有人說:“咦,快點讓開,萬元戶家的公子來了。”
“小呢,你家真的有那麼多錢嗎?”
“你家老子那個萬元戶是真的嗎?我看是吹牛逼吹出來的。”
當他們幹成了一件事時,會有人說:“哇哦,專業戶家的公子就是不一樣,真了不起。”
當他們一件事幹不成時,人們會說:“咦,看來富裕戶家的孩子也和我們一樣嘛,沒什麼了不起的。”
這些話一出來,馬上就能引起陣陣哄笑。被嘲笑後,林虎和小虎往往認為是父親給他們帶來這樣狼狽不堪的囧境,在心裡累積對德紹的怨恨。
一些同學也學大人那樣時常拿林虎和小虎開玩笑,林虎為此還和一個依山村的同學打了一架。
德紹幾個兒子的體格,老三和老五長得像他,身休瘦弱、肌肉不怎麼發達、力氣也不是很大,老大老二和老四像志焰,雖然沒有志焰長得高大,但身體強壯、肌肉發達、很有力量。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甜蜜暴擊:小祖宗她太撩人 滿級大佬每天都在虐渣 不是冤家不聚頭 不對等愛的空間,人多太擠! 逃離:形影不離 鲸落三千裡 墨先生,乖乖娶我 滿園書香潤桃李 财閥小甜妻:老公,乖乖寵我 萌勢來襲:原來你也喜歡我 你看起來很陽光+番外 當年寒色遠+番外 從女孩到女人 離開深淵愛上你 久念情深,我男人是戀愛高手 嫁妝 我在東京收容怪談少女 和魚小姐談情說案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做什麼 迷惘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