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還好,這麼一說就莫名有些期待她喊自己師叔了。
夏倦書把這詞在嘴邊又過了遍,勾唇輕道,“你喊一聲我聽聽。”
沒曾想,阮思歌真喊了,聲音嬌俏又動聽,婉轉有餘韻,“師叔。”
師門不會還有什麼戒律吧。
夏倦書身上一股熱氣湧上頭,咽了下,眉梢染上粉色,沖她道:“别喊了,受不住。”
阮思歌不應,存着心思故意逗他,挑釁般一聲聲喊個不停。
然後車子急刹車,下一秒夏倦書松開安全帶覆上來,她就被壓在了車椅上,唇舌被占據,喊也喊不出來。
再之後,情到濃時,夏倦書總愛再勾她喊師叔,阮思歌想着那天下車時顫巍巍的腰,怎麼都不肯喊,心道晉江這麼敏感肯定不讓我細說然後憨憨作者也不知道被鎖章後解鎖需删完不該出現的要怎麼補全字數……
————
開春懷樹博物館開展了名為尋找手藝人主題的展覽,開放一周,公開展示了一批珍藏的文物,其中就有任炳制作的琵琶,館長給夏倦書發來消息告知了展覽日期,邀請他有時間可以去看看,此次展覽,共有任炳參與制作或修複的三把琵琶出現。
任炳生前隻捐贈過一把牡丹頭紫檀木琵琶,另外一把是他幫忙修複的唐制五弦琵琶,最後一把則是由夏倦書捐贈出去的,是任炳臨終前經手制作的最後一把鳳尾紅木琵琶。
權當是來旅遊,兩人提前一晚便從江禮市開車來了懷樹市,當晚在延林鎮的宅子睡下。
懷樹博物館位置偏僻,市區過來要兩個半小時,從延林鎮過來不堵車還能節省半小時,九點開館,需提前手機預約。
兩個人到的時候,正好開館剛幾分鐘,場館内寂靜的很,遊客寥寥,正适合慢慢逛。
夏倦書沒帶她先去找任炳的琵琶,戴上靠近自動感應的無線導覽耳機,從一樓場館逐個逛了下來,展覽側重明顯,多是介紹手工藝,耳邊聽着人聲的介紹,再去看作品,頗有一番情趣。
逛了一個多小時,直到走到三樓,木制品大類裡,夏倦書終于在正中央找到了任炳所展覽的兩把琵琶,器型優美,柔光打下來,木頭紋理都清晰可見,被保存得極好。
耳機靠近時,裡頭傳來有關琵琶的介紹,一段關于琵琶的細緻的介紹後,随後也講起了制琴師生平:【制琴師任炳,生于1942年,因病卒于2013年,我國著名琵琶制琴師之一,名鋪弦記的創始人,生平曾制作琵琶超五千把,所制琵琶制作精良,音色不俗,不僅在制琴方面有所造詣,對古琵琶修複也頗有心得,尤其擅長修複唐制琵琶。】
阮思歌安靜看着玻璃框裡兩把琵琶,滿是尊敬,她也曾潦草學着制作過一把琵琶,跟當下這兩把一比方知差距究竟有多大,博物館燈開得很亮,人的身影映照在玻璃上,跟眼前的琵琶重合交疊,達到了一種奇妙的融合。
仿佛你的手在這一刻剛剛拂過琴弦,弦聲響,連環畫一般逐頁掠過一位老人制作琵琶的流程,眼前普通的器物也瞬間有了靈魂。
夏倦書過去很難理解任炳對制作琵琶的執着,在年幼的他看來,任炳提出的有些條件甚至達到了嚴苛的地步,可直到此刻他望着玻璃裡的琵琶,卻忽然懂了。
做琵琶,也是在诠釋做人,你從中傾注的心血不會騙你。
琵琶制作技藝傳承下來,除卻高深艱澀的,剩下的并不難,大多大同小異,就像他簡單指導阮思歌一段時間,就能教她學會制作一把簡單的琵琶一樣。
難的是其中的精神内核。
也是他如今還欠缺不足的。
五弦琵琶在宋代就已被四弦琵琶所取代,流傳下來的少之又少,眼下懷樹市博物館這把是樂器團依古法制作而成,戰争時曾被毀,後經由任炳修複,才得以展示出來。
國内博物館現存不過個位數,所以這把修複過的琵琶,并沒有放在木制品展覽區,而是放在了珍貴文物區。
這是把傳統的唐制五弦曲項琵琶,漂亮又陌生,精緻非常,阮思歌也是第一次看到五弦琵琶,不由得靠近細看,靠近時傳來介紹,曆史追溯和形制結構等等,更詳細講述了其代表的文化象征意義。
上午不閉館,但他們到十二點已經全部逛完,第二天還另有工作要忙,逛完便離開了。
臨走前,阮思歌又買了些紀念品一并帶走,回去的路上,她摸着手上的小木制琵琶,手指擦過并不會動的死弦,跟夏倦書開玩笑,“你說未來我們寶寶要不要也學琵琶啊?”
那天跟郭廣平說的學什麼都随孩子心意的話還言猶在耳,夏倦書毫不猶豫打了自己的臉,也給未來寶寶挖了個大坑,非常有底氣說:“那當然,不好好學我們到時候背着他把零食全吃完。”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光刻機造不了,國家請我出山! 蓄意表白 失落之城[無限]+番外 罪惡都市的平凡人 你好,良笙+番外 主公一你的謀士又挂了+番外 懷着孕穿越回去,她當場改嫁首輔 我踢的養生足球 誰讓你把遺迹當食堂的? 最好/詞不達意 全球災變:有挂這我怎麼輸啊 夜幕将至,龍王咆哮,諸神黃昏 年代:從魔都譯制片廠開始 閻羅神醫 穿書之炮灰要活到大結局 今晚月色真美+番外 醋缸王爺隻想追媳婦兒+番外 天道酬情有情篇+番外 我想在妖局上班摸魚 丹田被毀,覺醒劍道神級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