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樂天派的弟弟 > 第48章 紅樓夢是怎樣寫七夕節的(第1頁)

第48章 紅樓夢是怎樣寫七夕節的(第1頁)

農曆七月初七,稱"七夕"節,乃是以民間四大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鵲橋會"為烘托而約定成俗的節日,以乞求愛情忠貞、婚姻美滿的幸福生活為主要内容,故又稱"乞巧節"、"雙星節"、"女兒節"。

然,旨在為閨閣女子立傳的《紅樓夢》,大旨談情,又濃墨重彩地描寫了中秋、除夕、元宵等節,單單把"七夕"這個有名的"女兒節"忽略,沒有直接描寫,使得七夕節成為《紅樓夢》中一個若隐若現的節日,似乎不那麼重要。

真的是因"七夕節"的日子"七月初七"不吉利,還是因"七夕"在"中元節"之前,有鬼節之嫌,以緻曹公有意淡化?

一、首次提及"乞巧"的玄外之音

在《紅樓夢》第十八回,元妃回賈府省親時,專門點了"豪宴、乞巧、仙緣、離魂"這四出戲。

其中的"乞巧"其實就是"七夕"節的重要習俗。

這"乞巧",講的是大唐玄宗皇帝與寵妃楊玉環在長生殿的七夕之夜,對着天上的牛郎織女星密誓永不分離。因"馬崽坡兵變"楊玉環隻得上吊自盡,玄宗痛悔不已,在日夜思念中感動了牛郎織女,使玄宗與楊玉環得以在月中團聚。

曹公有意寫元妃點戲"乞巧",借用的就是這個悲涼故事帶來的玄外之音,暗即元春後來的離世其實就是死于殘忍的"後宮争鬥"。

故有脂批:《長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二、"伏白首雙星"的暗喻

在《紅樓夢》31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中,隐晦地寫了如下情節:

丫環翠縷看見史湘雲宮縧上系的金麒麟,便笑着與她論起金麒麟的雌雄陰陽來,史湘雲後又在薔薇架下發現一隻又大又有文彩的金麒麟。

正是賈寶玉遺落的,史湘雲知悉後便還給了他。她的那隻金麒麟後來又去了哪呢?

據文末庚辰的批語:"後數十回若蘭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綱伏于此回中,所謂草蛇灰線在千裡之外。"

原來史湘雲把自己的金麒麟贈給了王孫公子衛若蘭。隻是,衛若蘭後來并沒有與史湘雲白頭偕老,據說過早病死,亦或死于戰争。

曹公之所以大費周章地寫了這一大段關于"因麒麟白首伏雙星"的描述,雙星意即似牛郎織女一樣的衛若蘭史湘雲二人,實際上暗喻史湘雲不幸的命運:年紀輕輕便守了寡。

三、行酒令中的"織女牛郎會七夕"

在40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中有意置入"七夕"的酒令:

丫環鴛鴦根據賈母的安排,在宴席上當行令官進行酒令活動,輪到薛姨媽接令時,便提及"七夕":

鴛鴦道:"當中二五是雜七"。薛姨媽道:"織女牛郎會七夕"。鴛鴦道:"湊成二郎遊五嶽"。薛姨媽道:"世人不及神仙樂。"

這一輪酒令畢,大家稱賞,飲了酒。

該章回有意置入"七夕"的酒令,其實也暗指鴛鴦後來的命運并不好:在賈母歸天後,剛烈的鴛鴦以身殉葬,沒有屈從于賈赦的淫威。

四、王熙鳳的女兒取名"巧姐"

在42回"蘅芙君蘭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補餘香"中,則濃墨重彩地詳寫了劉姥姥給王熙鳳的女兒取名巧姐一事: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江果果顧寒煜  正德明君  打斷腿,爬上鋪+番外  管不住的心+番外  那時偷偷戀着他+番外  讓你衡山習劍,你竟斬破諸天?  穿越之我乃王妃  末世之獨寵女配  我垂釣諸天萬界  過氣小明星的海怪男友+番外  大唐廣播站2  科幻天庭,大秦我包攬金榜  香江往事  推銷誤入帝皇群,皇帝們震驚了!  許雨晴沐長風  滿級大佬種田日常  快穿反派男神有點皮  穿成銀魚後,他對我一見鐘情了  綜武,帶着李蓮花當老六  我兒朱雄英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