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的野獸将人類的嬰兒當作幼崽哺育的事情雖然很罕見,但蠻荒中自古以來也有所傳聞,人們不約而同想到了這種可能。但是情況又有點不對勁,正在哺育幼崽的猛獸最容易受驚,往往會比平時的攻擊性強得多,那頭胭脂虎怎麼看見大家就走了呢?族長若山說道:“那是一頭異獸,可能已經通靈,它想救這個孩子,也希望我們能救走他。”族長是部族裡最有見識的人,他說的話最有權威,幾乎不會受到質疑,衆人皆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這時又有人喊道:“山爺快看,祭壇的這邊還被扒出來一個洞,下面有個地窖,地窖裡好像還有不少寶貝呢!”清水氏一族祭壇下的密室,入口已被挖開,此刻被他們發現了,大家進入密室查看,不時發出一陣又一陣驚呼。樸素的部落族人們所謂的寶貝,往往就是對于他們來說真正珍貴的東西。密室中存儲着各種器物,有一些金器和玉器,大多都是祭拜山神所用,但令族人們更感興趣的是另外一些金屬用具或者可以加工的金屬坯料,這對于深山部族而言太難得了!令他們最驚喜的是密室裡還儲存着菽豆和火麻籽,不是尋常的食物而是留下來播種的種子。清水氏建立了城寨,這麼多人口不可能靠狩獵為生,實際上大部分清水氏族人都是不打獵的,他們打造器物、種植作物、飼養家畜,他們的城寨也是附近各部族進行交易的場所。火麻的纖維可以織布,籽既可以吃也可以榨油,而菽豆更是一種美食。在蠻荒中很多部族還沒有學會種植的時候,清水氏族人已經專門開辟荒野每年撒播收割。得到了這些種子,如果也學着清水氏族人那樣按季播種成功,當然是天大的好事。若山對族人們說出了他的猜測:清水氏遭遇了滅族大難,遙遠的山外來了一群厲害的兇手,将這裡的居民屠戮殆盡并焚燒了城寨。這祭壇下面的地窖是一間密室,存放清水氏族人珍貴的收藏,當大劫來臨時,有人将這嬰兒放進了密室。但清水氏一族盡數遇難,已經沒有人能回來救出這個嬰兒了。可是一隻通靈的異獸路過此地,察覺了嬰兒的氣息挖開了這個地窖,把裝着嬰兒的竹籃叼了出來。這嬰兒是清水氏族人留下的唯一遺孤,而且受到了神靈的護佑。今天發生的事大家都看見了,這孩子嬰兒時經曆就這麼奇異,将來一定是非常之人。可能是天神顯靈,不忍見到清水氏一族滅絕,所以将他留了下來,也是他們這個部族天賜的禮物,所以族人們要把嬰兒帶回去好好撫養。族人們深以為然,紛紛稱贊若山族長見多識廣、能知人所未知。若山抱着嬰兒又吩咐道:“仔細檢查一遍城寨,看看還有沒有别的人可救、還有什麼有用的東西。……不知道那些兇手還在不在附近,此地不可久留,我們退到山中找地方生火過夜,明日天一亮就回村子。”日落時分,若山抱着幸存的嬰兒,率衆在夕陽下離開了城寨廢墟,他們的袋子裡裝着從廢墟中找到的各種東西。雲端上有一位女子隐去身形看着他們離去,而在遠處的樹得丘峰頂上,理清水也靜靜地觀望着這一幕。……群山深處,有一片開闊平緩的坡地,背靠高峰密林向下延伸至一道斷崖邊緣。山林中有一處泉眼,泉水彙成溪澗繞着坡地流入斷崖下的谷壑中,形成一道細流瀑布。緩坡兩側的地勢相對較低,當降下暴雨時,爆發的山洪也不會沖擊到坡地中央,這裡建有一個城寨。城寨中生活的男女老幼有四百餘人,他們是深山裡的一個部族。這樣的蠻荒野民通常沒有什麼傳承氏号、不會被稱為某某氏,但是他們也有圖騰與族姓,這裡的族人被稱為路族人或路村人,而這個城寨就叫路村。據族長若山說,太昊天帝的後世子民很久很久以前,從很遠很遠的地方進入巴原、建立了巴國,路族的一位祖先曾被巴國招募,參與修建穿行平原以及山野的道路。後來他回到深山中的部族,被人們稱為“築路的武丁”,簡稱路武丁。後來這個部族便以路為姓,被稱為路族。所謂的族姓,隻是表明來曆以及與其他部族的區别,蠻荒中的族人們還沒有以姓冠名的意識。比如若山在外族人面前會自我介紹“我是路族的若山”,而并沒有習慣說“我叫路若山”。族人們起名看似随意但也有講究,山的含義不僅是強壯,也象征着沉穩有力與堅強可靠,若山的身材雖不算非常魁梧高大卻很健壯,他是族人們最強大的守護者,是一位最可靠、最值得信賴的族長。路族人不論老少,都管若山叫山爺。其實若山的相貌并不老,假如他不留那撮山羊胡子,再梳齊蓬松的亂發,甚至還顯得很年輕英俊,但他确實已經守護路族與路村很多年。據村中那些年邁的長者說,他們小時候若山就已經是族長,而且樣子與現在相比變化并不大。路村中還有一位與若山同樣神秘的人物,她叫若水。大家管若山叫山爺,管若水則叫水婆婆。據村中的老者講,在他們小的時候水婆婆就已經住在城寨最後面的那座屋子裡,樣子至今也沒什麼改變,恐怕隻有山爺才清楚水婆婆已經在此度過了多少歲月。若水雖被人稱為婆婆,其實樣子也很年輕、長得很漂亮,經常披着長長的秀發穿着葛布長裙,坐在屋門外紡布,将歲月的滄桑隐在清澈柔和的眼眸之後。村中的人都很尊敬若山族長,對水婆婆則充滿敬畏,就連最調皮的孩子在她面前往往都顯得很老實。若山是族長,是帶領族人們祭奉祖先與山神的人。原始部族的信仰崇拜比較混沌蒙昧,所謂祖先未必就是那位留下族姓的路武丁,而是一種籠統的象征,既是族人們的來曆,也表示賜生之恩。而群山是賜養之地,提供給族人們賴以生存的一切,山神則是一種人格化的象征。其實天地之間神秘的萬事萬物,都有可能受到原始部族的崇拜、甚至成為他們的圖騰。、虎娃的快樂生活若水會治病,村中的男女老幼有誰生了病都會找若水求助,而她施治的過程往往很神秘,就像一種古老的儀式。假如在巴原中那些早已建立城廓與國度的大族眼中,若山和若水當然就是這個村落裡的祭司與巫祝,但此地卻沒有這種稱呼,他們就是山爺與水婆婆。被若山從清水氏城寨廢墟中抱回的男嬰,就生活在路村。人們發現他時,恰好有一頭胭脂虎似是在給他喂奶,所以大家都稱呼他為虎娃,這個名字也是希望他能像猛虎一樣強壯、健健康康地長大成人。在這種部族村落裡,照顧孩子的不僅有自家父母,也是整個部族共同撫養與照顧。包括他們采集與狩獵到的食物,往往也是共同分配的,私有的财産很少,那些珍貴的器物都歸整個部族共同擁有。在險惡的蠻荒中,他們需要集體行動互相協作才能長久地活下去。不下雨的白天,大人們到村外采集或打獵時,村中往往隻留下一堆老弱婦孺,老人們坐在門口做着各種活計,同時也照看着村中到處亂跑的孩子,虎娃也在其中。虎娃剛到路村的時候,說不定住在哪家,誰家方便照顧這個嬰兒就把他抱過去。到了三歲多能滿地亂跑的時候,在若山族長的石屋邊也給他搭了一個溫暖堅固的小屋子,壘石為牆、編織厚厚的軟草覆頂,睡覺的藤窩裡堆滿了柔軟的獸皮。族中孩子們的衣食,當然也都有他一份,而這些年來,照顧他最多的就是山爺和水婆婆。虎娃長得虎頭虎腦的很壯實,卻和這裡大多數孩子皮糙肉厚的樣子不太相同,細皮嫩肉顯得很白淨,腳踝上一直套着一個藤環。這裡的大人們沒事都喜歡将他抱過去摸兩把、拍兩下。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重生歸來,農女要逆襲 穿書後我被四個大佬追着寵 森林裡的小王子+番外 幻夢終結者 今天李雨箫又被催婚了嗎 渣女重生手劄+番外 師姐,我也不差啊,考慮一下吧 何患無柒(女尊)+番外 寡夫從良記 我五行缺德,你命裡欠揍 還你兩頂綠帽子[快穿] 那老闆真帥+番外 鬼股(原名:股事志異)+前傳 “重生”之掌控+番外 為你而生 重生之獨攬江山+番外 重生之扶搖直上 盜文頭子愛上我 遊戲入侵全球,我瘋狂強化神器! 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