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二十天裡除了繼續做美食,劉胥還接了一些私人訂制的服務。比如衛青代表軍方希望改良下軍糧,尤其是漢軍主糧的粟。武帝希望劉胥多做一些豆腐飲食,自從淮南王獻上豆腐以後武帝就喜歡上這一口了。大司農則是希望劉胥多研制一些平民可以吃到的食物,平民可以使用的烹饪方式和調味料太少了。
小米這個沒太大改進空間,劉胥隻是将小米混合面粉豆粉等一起加鹽炒制,吃的時候用水煮開就是粥,幹吃也可以,總比鹽菜和醋布來的好吃一些。軍官版加入糖和其他香料、芝麻等,豐儉由人嘛。給軍方主要推薦的是挂面,生熟兩種。生的就是面條切好後挂起來晾幹就可,耐儲存,食用也方便。同樣此法也适用于北方平民,小麥加工成可以食用的面粉本身就麻煩,面食的制作花費時間精力也太多,所以農民主要還是種的粟。但是對于國家來說小麥産量更高,粟用來做軍糧和儲備,小麥平民日常食用。對于國力的提高,稅收增加,平民食物的增多都有好處。挂面适合農忙時食用,簡單煮熟就可以吃,在田間地頭點火用陶罐煮就可以,解放一部分婦女勞動力搶農時。
熟挂面是興平的禦面,傳說韓信做來當軍糧的,當然不可考。不過确實簡單方便,煮熟的挂面晾幹就可,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煮軟了吃,更可以煮成糊糊吃。制作的時候加入鹽,方便保存也省了醋布。
武帝的豆腐就簡單了,從小蔥拌豆腐到麻婆豆腐,從豆腐燴菜到炸豆腐配鹵蝦油。豆腐的吃法随便想想就夠應付他了,劉胥都沒多費腦細胞。
大司農的比較麻煩一些,對于古代農民來說,豆子豆苗都是日常飲食中的重要一環,隻是大部分直接煮熟來吃不好消化,做成豆腐又費時費力。其實最好的方式是發豆芽,口感提升不浪費,也不麻煩。豆芽進入中國人的飲食要到北宋了,這一下提升了一千多年。至于推廣以後他們是水煮還是怎麼着都行,不是他該管的了。大司農那裡劉胥還提供了小磨香油和大豆油的制作方法,中國對芝麻的種植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大量種植了,這時候叫胡麻。給平民增加一種油脂,既可以吃還可以點燈,油水多了糧食就吃的少了,還能用于城防等好處多多。
折騰完吃食的劉胥再回到宮中的時候,少府的膳食基本換成了他的食譜,還有許多創新。古人并不笨,隻是見識少一些,隻要他們給他們一點靈感,所能創造出來的遠超你的想象。
民以食為天,我們的民族為了活着不斷的嘗試各種食物的吃法做法。因為這次美食的傳播,不管是後宮朝堂還是民間,劉胥收割了一大波好感,還有實際的禮物。後宮從皇帝到皇後、後宮嫔妃都有賞賜,朝堂的勳貴大臣也都有禮物送到。老百姓的反應沒那麼快,傳播在古代是一件緩慢的事,很久之後有一大批用劉胥的名字命名的食物。在劉胥建國西域的時候有極多的百姓自發前往西域,跟随着他建設新的國家,這個按下不表。
劉徹對于這個兒子的折騰很滿意,隻要是對大漢好對他的雄才大略有用的他都喜歡,而且還是不想分封國内不争太子位他更滿意了。自己的兒子可以名留青史做一個賢王,自己臉上也有光不是。即使他想做太子自己也不會同意的,自己是個能折騰的,等自己老去的時候國家需要一個守成之君來整理自己留下的爛攤子,劉胥不合适。文景兩代積蓄這些年和匈奴大戰已經消耗殆盡,民間的疾苦自己不是不知道,隻能苦一苦百姓,放縱劉胥多折騰一些對百姓好的事也能舒緩民間情緒。
武帝想完這些給劉胥下了一道特旨,準許他閑暇時可入少府。意思是你想折騰就在少府裡折騰,有成果了由皇帝和少府推出去,别像這次一樣動靜整那麼大。
劉胥能怎麼想,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還是自己親爹,受着呗,以後出宮可就難了。恢複到日常生活的劉胥暫時不打算折騰了,秋天到元旦前是朝廷以及天下最忙碌的時候。秋收、上計、防備匈奴,自己低調一些,等過完年再去少府折騰。
轉眼就是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劉胥十歲,實際是九歲,古人算周歲的。元旦剛收假劉胥就跑到少府折騰去了,起因是冬天太冷,上完廁所用廁籌的時候手太抖給菊花戳破了,那一天他成了全長安的笑話。
為了菊花的幸福他要造紙,能造出來廁紙就行,能寫字的蔡侯紙讓工匠們自己折騰去吧,等他們做好自己又有功勞又有名氣,還能拿過來直接用,可比竹簡輕松多了。先秦兩漢的文人都那麼猛我覺得竹簡有很大功勞,讓誰天天舉幾十上百斤甚至幾百斤的竹簡閱讀書寫,天長日久下來妥妥麒麟臂,沒點力氣都讀不了書。
到了少府早有耳聞劉胥捅破菊花事的少府卿當即指派考公室令安排工匠任其差遣。劉胥隻是實驗,隻要了十名工匠,命他們分别收集竹子、楮樹皮、桑、麻、蘆葦稻草等各百餘斤,分别劈成條或者切細,清洗後用石灰水浸泡三四個月。
漚爛後清洗幹淨蒸煮,再搗碎打成漿,用竹簾抄起晾曬,幹了以後揭下來就是紙。這是造紙術的簡易過程,詳細的大家自行百度天工開物比較好。
劉胥在打漿這步要求單獨打漿和兩兩混合打漿,先制少許确定哪幾種組合或者單獨使用最适合書寫或廁紙。再在這幾種最優選裡挑出最好用和原材料最容易得到的進行比例實驗,等确定好選擇和比例問題半年時間就過去了。
結果是麻紙柔軟堅韌、細滑防水,适合書寫,但是麻在古代是重要的生産資料,不管是麻繩還是麻布都是百姓最日常且用量極大的物資,隻适合少量制作供于皇室。
桑紙也是差不多,桑樹對絲綢的用處必不可少,也是隻能少量生産。
楮樹皮結實、堅韌,但是太厚而且硬,用來做窗戶紙或者書的封面合适。但是産量大,原料易得。
竹紙太脆,一旦折疊打開就碎,不适合單獨制作紙,不過也是産量大。
後來劉胥想起來要蔡倫紙是楮樹皮和破布漁網之類的一起制作的,命人加進去以後果然量大也适合書寫,足夠現在用了。
至于以後到底用什麼造紙怎麼造紙,推給工匠自己實驗去,劉胥又不是萬能的。
能用的紙的出産再次震驚了朝堂,武帝每天要看一百斤左右的竹簡,時間久了他也累,百官也是如此。而且不管是漢武帝還是他在位時期的官吏大多都有遠見目光,紙的出現意味着什麼他們很清楚,如何制作、推廣、使用不需要劉胥操心,自己隻要坐享其成就好。
終于保護好了菊花,元狩五年剩下的日子頂着這麼大功勞的劉胥過的輕松惬意。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顔文字冒險 開局忽悠校花,結果一胎倆娃? 快穿:男配快到懷裡來 老婆老婆老婆老婆老婆老婆老婆 快穿之九州破翼 原神仙途 女富婆的第一神醫免費閱讀無彈窗 神算房無依和他的仙妻傳奇 秦風楊如雪女富婆的第一神醫免費閱讀全文 遇你若晚,許你摯心 道戰有我 穿書後,我靠被全家人讀心變團寵 穿越成農家小姑,我帶全村緻富! 至尊茫途 邪世帝尊 戮神滅道 王者:救命!是誰教他打王者的! 邊境小知縣 軍婚甜寵,穿書知青被兵痞寵爆了 巅峰戰神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