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望族權後 > 第79頁(第1頁)

第79頁(第1頁)

——三郎之所以稱十一娘為“妹妹”,實在是他雖接受十一娘與裴五姐原本“同人”,卻始終尴尬于喚小丫頭為“五姐”,回回說話避不開稱呼時都分外扭捏,而十一娘也擔心三郎疏忽大意當人前洩露機密,幹脆便讓三郎喚她現下身份。

三郎口中劉氏,當然便是劉玄清,“居士”隻是敬稱,三郎這時正恨這賊道姑欺淩長姐,哪還願意敬稱,便連“女冠”都省卻,直接以劉氏概括,不過到底還礙着柳拾遺,對喬氏之位嬸母始終“嘴上留情”,才沒也幹脆直稱姓氏。

又聽三郎低聲說道:“王世翁已經上書谏聖,不出兩日,應當就有分曉。”

緊跟着,三郎又再将賀湛提起賀淋提警那樁一字不漏說來:“十四兄說了,這事雖不在預料,卻大有文章所作,以他察探為本作出推測,謝相與韋相雖盡忠太後,兩人卻各自為黨有利益之争,十四兄現下與元三郎交好,說不定能借此時機,促成順遂是一方面,更甚于争取太後看重。”

三郎這時徹底對賀湛抛卻成見,反而愧悔不休——他怎麼就從未想到結交元康那蠻人呢,多好一個“入間”機會,竟被他忽略不計。

十一娘當然品度出三郎這番懊惱,一巴掌呼在三郎手背上:“便是你趕着奉承讨好,元家又怎不對貴妃一族心生戒防,多此一舉,反而會壞事,三郎,切記不能急躁,這世上,有些事并非人人可為,也不要因為元康粗鄙,就太過小瞧,說不得,人家還将你當傻子看待呢。”

車禍

王甯緻祖父王淮準,這時并未緻仕,任戶部尚書,然則也相當于“虛銜”,隻因尚書令為謝饒平,王淮準下屬侍郎盡為謝黨,他這個尚書就被确确實實架空,有他沒他都不關要緊。然則,因先帝德宗甚為賞識王尚書才幹,威名一時還沒倒,再兼散位也于德宗時即高居二品特進,又因他年輕時曾在靈沼置文館邀請諸多文友時常探讨經史而著釋書傳世,世人眼下都敬稱他一聲靈沼公。

大周對于文武高官、王公貴族,非但允許正常遞章谏言朝政,更能以密奏直達禦案,内容并未過多限制,既可能是彈劾告密,也可能是族務糾葛甚至同僚間私人恩怨需要上請天子評斷,這也是皇室給予親重之特權。

關于密奏,政事堂諸相無權拆閱,本應原封遞傳禦案,除非天子诏問議論評斷,才可能知道密奏内容,然而當靈沼公這封密奏遞上時,卻被尚書令謝饒平直接遞往含象殿,呈太後拆閱。

眼下太後胞兄韋元平任中書令,門下省長官又分别被毛維與李子沅擔任,全是太後黨,天子賀衍除卻朔望日朝會走個過場,日日隻在紫宸殿貪杯縱酒,一應軍國政要其實已經全權交予太後及諸位相國議斷,他隻負責在草拟诏敕上簽章蓋印,一句不曾過問。隻這一密事,除了政事堂諸位國相知情,以及部分太後黨比如及恩侯、義川郡王等心知肚明,連門下省拾遺柳信宜,原本掌供奉諷谏涉及機要理應不乏直面天子機會的近臣,也隻是因為許久不曾受诏面聖,再兼嫡母韋太夫人曾聽裴相遇難前言及太後幹涉政務,故心裡幾分明白而已。

大周中樞三省,眼下已經被韋太後成功掌控手中,能入中書等機要任職者,尤其是草拟诏旨如中書舍人等職,固然都是太後比較“放心”官員,即便不是謝、毛等黨羽,也堅決不會洩漏違失,或者刺探禁中。

皆因天子并非受控于人,賀衍這九五之尊是自願将大權交付,等閑朝臣在朔望朝會上親眼目睹天子安好無恙,有誰會妄自猜疑軍國大政其實早已易主,就連靈沼公從前,也不過以為聖人信重謝、毛諸人罷了,哪曾料到諸多诏敕批答盡為太後決斷。

不過這時,他當然已經料到自己這封密奏不是直呈天聽,而是會被太後率先過目。

“王尚書已經有些時候沒有谏章,今日這是唱哪一出,竟遞呈密奏?”太後也略微覺得有些詫異,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謝饒平,才不慌不忙拆閱密奏。

倒并非什麼要密,隻是王淮準上谏“天子”——聞太後鳳體違和,故令柳氏四娘祈福解厄,然則終究不算萬全,太後安康事重,萬萬不能隻信劉女冠一家之說,淩虛天師不僅道法精深,更醫術不凡,故谏言聖人诏請天師入宮為太後診治。

韋太後尚且不知宮外這幾日以來被王七郎“同祈”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她隻問得韋太夫人已經攜柳信宜夫婦與王家商量議定,王家也并無異議,還道這事已經十拿九穩就此告一段落,這時一看靈沼公密奏,當然猜測到出了變故。

隻這件事情并非要緊國政,太後哪會動用政事堂班底,壓根就沒知會謝饒平與毛維等,隻交給自家人韋元平兄妹操辦,這時也當然不會質問謝相,她冷哼一聲,直接下令讓内侍去傳韋中書,不想内侍卻撲了個空,原來韋元平今日正好休沐,而這一樁事,中書省兩個侍郎即使來了含象殿,也說不清楚。

“他還有閑情休沐?”太後真真恨鐵不成鋼:“去韋府,讓他立即來見。”

韋元平當然沒有閑情逸志,事态剛有變故時,他就意識到不甚美妙,可他當然也深知胞妹韋太後一貫脾性,若不能察出個子卯寅醜來,隻急惶惶地禀說事态,怕是會受斥責,因而這幾日忙着篩察那些一窩風起哄的士子有沒受人蠱惑,察來察去卻一無所獲,又被韋小妹告之袁氏那番逼警,更覺大事不妙,正着急上火盤算怎麼交待,一見内侍來诏,情知太後已經察覺風聲,他不敢違令,卻也耽擱了一下,沒急趕入宮,而是先往義川王府喚上小妹一同:“太後一貫寵縱你,可得為阿兄多說兩句好話。”

若依韋小妹脾性,壓根沒把袁氏放在心上,是以當日雖得警告,她尚且安慰喬氏:“不過嘴硬罷了,給她千百個膽,也不敢真張揚開去,太後哪能容她诋毀假作犯厄壞人姻緣算計一個閨秀?”哪知後來聽丈夫義川郡王一番話,竟是這事多半不成了,并且勸告小韋氏,倘若太後诏見,不可再助喬氏。

韋小妹一貫欽佩丈夫智計,這回雖然也不會當耳旁風,但心裡實在覺得憋悶,見兄長垂頭喪氣,忍不住恨恨說道:“咱們有什麼錯,要怪也怪王家人不識擡舉,阿姐也真是,當年決斷也不知去了哪裡,王家縱然是名門,難道比得過裴鄭兩族?若對阿姐不忠,留來何用,直接下旨問罪滅族便罷。”

“你呀!裴氏情形不同,當年裴氏父子可能影響聖斷,若不鏟除,太後與聖人豈不母子離心,鄭氏做為裴家姻親,又掌兵權,為防萬一也隻好連根拔除,可太後當年行此事也并無十足成算,冒着極大風險,也多虧聖人至孝,再有那潘博竟然當真叛逆,才能如此順利……王家不同于裴鄭,并非不除不能成事,還當以恩絡為重,不到逼不得已,太後必不會再行殺戮之事,裴鄭一案現今仍有影響,世族們明面不敢妄議聖斷,私下卻仍有不少存同情之心,這要是再對世族下手,說不定會生動亂,别看聖人這時不理朝政,心裡實存懊悔,說不定一直後悔當年為平亂而對裴鄭施以族誅,再要是動亂一生,引臣民義憤群起谏言,聖人怕是……倘若有人借機挑唆,聖人要親理國政,太後也無可奈何。”

“那就當真這麼作罷?豈不我們白忙一場,我與劉玄清姨甥可是打了保票,這回可真丢足顔面,便連太後,也失體面。”

“大局為重,隻要太後如願正式垂簾聽政,将來什麼體面不能找回?”韋元平話雖如此,卻也難免氣惱:“這事壞就壞在袁氏沉不住氣,當初就不該讓劉玄清與喬氏去探袁氏口風,真是多此一舉!”

“喬氏也是擔心倘若袁氏不喜五娘,女兒将來委屈,再者,若是五娘不得翁姑心意,被夫家厭棄,又如何能助太後恩絡王家。”小韋氏剛替喬氏分辯一句,隻覺車廂一晃,險些撞上車壁,不由更加窩火,出口怒斥道:“怎麼回事?”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天王行  與你寄餘生[娛樂圈]+番外  長風醉竹  (我是大哥大)我要和惡犬談戀愛!+番外  末日:從分解廢水開始進化  (展昭同人)七苦花  重生蠱蟲男配  做人何必正常,暴打攝政王很嚣張  重生之異獸獵人+番外  落影成雙  綜武:我,趙志敬,繼魏武風骨  快穿!呸,論狗娘娘可是專業戶  恩有重報  餘生拌飯  狐妖:開局成為王權大少爺  糖醋炖排骨  重生九零田園小财主  小惡人[綜武俠]  有财有貌,有病有藥+番外  [綜]我的戰衣小姐姐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